就在辽宁男篮全力备战新赛季的关键阶段,一则引援消息引发了广泛讨论:球队接近签下曾在休斯顿火箭队效力的内线球员塔里克·布莱克。这本应是一笔令人振奋的补强,但仔细分析布莱克的技术特点和在CBA的前景,不少球迷和专家却感到一丝担忧,认为他的风格对于志在冲冠的辽宁队而言,可能显得有些“鸡肋”。
首先,我们必须承认布莱克拥有显赫的NBA背景。他身体强壮,对抗能力出色,是一名标准的蓝领内线。他的主要价值体现在防守端和篮板球的拼抢上。在NBA,他以其强悍的篮下顶防和不知疲倦的卡位意识著称,这对于任何球队的防守体系都是宝贵的财富。辽宁队在上赛季季后赛中暴露出内线深度不足的问题,尤其是在韩德君需要休息时,禁区防守和篮板保护会出现明显下滑。从理论上讲,布莱克的加盟能够直接弥补这一短板,为韩德君赢得宝贵的喘息时间。
然而,问题恰恰出在他的“功能性”过于单一。所谓“鸡肋”之感,源于“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”的矛盾。
**其一,进攻端手段极其匮乏。** 布莱克在NBA的进攻几乎完全依赖于吃饼和二次进攻,缺乏自主进攻能力,中远距离投篮更是他的技术盲区。在当今篮球潮流,尤其是CBA联赛中,对大外援的进攻能力要求非常高。各支球队的强力外援往往是进攻核心,需要具备个人单打、拉开空间或策应能力。布莱克的进攻特点,很可能无法在关键时刻为辽宁队提供稳定的得分支持,甚至可能因为拖累进攻空间而影响郭艾伦、赵继伟等后卫的突破。
**其二,与球队战术体系的兼容性存疑。** 辽宁队是一支以快速攻防转换和外线投射为主的球队。布莱克移动速度偏慢的特点,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拖慢球队的进攻节奏。此外,他的打法与另一名外援莫兰德有很高的重合度。莫兰德同样以防守和篮板见长,进攻手段也不算丰富。如果同时注册两名功能相似且进攻短板明显的大外援,辽宁队在面对不同对手时的战术调整弹性将会降低,容易被针对性布防。
**其三,年龄与状态的不确定性。** 布莱克已经远离NBA赛场数年,期间虽然在欧洲联赛效力,但竞技状态保持得如何仍是未知数。他能否迅速适应CBA的对抗强度和比赛节奏,需要打上一个问号。用宝贵的外援名额去赌一位久疏战阵的老将,风险不容小觑。
因此,辽宁队考虑签下布莱克,更像是一次针对特定短板(内线防守和篮板)的“精准补强”,而非寻求一位能改变战局的超级核心。这笔签约的价值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练组如何扬长避短,将他定位为一个纯粹的防守尖兵和篮板守护者,在特定的时间段(例如面对拥有强力内线的对手时)发挥其作用。如果期望他成为像巴斯那样攻防兼备的内线支柱,恐怕会令人失望。
总结来说,塔里克·布莱克是一把明显的“双刃剑”。他的强硬防守正是辽宁队所需要的,但他的进攻短板也可能成为球队在高端局中的隐患。这笔签约最终是“物超所值”还是“食之无味”,将取决于辽宁教练组的用人智慧以及布莱克本人能否在CBA赛场上重现昔日的防守影响力。对于志在夺回总冠军的辽宁男篮而言,这无疑是一次充满挑战的冒险。